“哇!原來蒸汽機車的運行原理這么有趣!”在鐵道機車學院的一節(jié)專業(yè)課上,學生們圍在電腦前,與鐵路時空數(shù)字博物館新上線的AI助手“鐵奔奔”熱烈互動,發(fā)出陣陣驚嘆。隨著清脆的對話框彈出聲,一場跨越時空的鐵路文化之旅正以全新方式展開。
走進學校“興校之路”展示館,大屏幕上正展示著鐵路時空數(shù)字博物館的首頁,醒目的“鐵奔奔”圖標閃爍著科技感十足的光芒。一位同學好奇地輸入“世界上第一臺實用型蒸汽機車是什么”,短短幾秒,“鐵奔奔”便以生動活潑的語言,結合歷史背景,詳細介紹了斯蒂芬森發(fā)明的“火箭號”,還附上了珍貴的歷史圖片和模擬運行視頻。“就像有個隨身講解員,比自己翻資料有趣多了!”該同學興奮地說。現(xiàn)場,不斷有學生拋出各種問題,從古老的鐵軌鑄造工藝,到高鐵自動駕駛的核心技術,“鐵奔奔”都能快速且精準地給出解答,課堂氛圍熱烈非凡。
這生動的一幕,正是我校鐵路時空數(shù)字博物館創(chuàng)新升級的成果。該博物館作為學校整合行業(yè)資源、融合校園與行業(yè)文化的重要平臺,以“鐵軌延伸到哪里,文化就傳播到哪里”為理念,設有鐵路發(fā)展史、鐵道機車、鐵道車輛、通信信號、鐵路運營、鐵道工程、鐵路供電、鐵路人物、鐵路飾物等九大展區(qū),收藏565件藏品信息、1500余張圖片及50余個視頻,部分展品還運用VR技術帶來沉浸式體驗,累計吸引超20萬人次游覽,成為師生了解鐵路文化的重要窗口。
如今,“鐵奔奔”的加入,讓這座數(shù)字殿堂突破了時空的界限,注入了新活力:廣西山區(qū)的中學生可通過語音交互了解鐵道兵精神,海外鐵路愛好者能切換多國語言探秘青藏鐵路建造奇跡。
“從蒸汽機車的煤煙到智能高鐵的電流,鐵路發(fā)展的每個火花都值得被銘記。”學校黨委委員、宣傳統(tǒng)戰(zhàn)部部長程偉超介紹,“鐵奔奔”不僅是技術升級,更是文化傳承模式的革新。正如展館里那條由京張鐵路枕木鋪就的數(shù)字長廊,當00后青年與百年前“人字形”線路的設計者在云端相遇,中國鐵路的精神密碼正在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中生生不息。
大學生記者團
(文/蔡林倩 陳思思 攝影/程曉輝)
(一審:劉光輝 二審:付萱 三審:程偉超)